首页>检索页>当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科研团队参与成果在《科学》发表

发布时间:2025-07-21 作者:杨远远 冯丽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通讯员 杨远远 记者 冯丽)近日,一项由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清华大学生物医学交叉研究院王伟实验室牵头,联合北京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邓子卿团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罗军团队共同完成的研究在再生医学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相关成果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科学》(Science)。研究首次揭示,视黄酸信号通路中的关键合成酶Aldh1a2表达的强弱是决定哺乳动物耳廓再生能力的遗传开关。通过转基因或药物干预重新激活这一开关,可以让原本无法再生的物种重新恢复再生能力,这一重要发现为人体器官损伤修复及解析器官再生机制提供了全新研究范式。

实验中,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罗军教授团队承担了“羊”模型的构建与验证工作。团队通过基因测序、长期跟踪采样等技术手段,成功建立了再生能力评估体系。论文共同通讯作者罗军表示:“这项研究成果为奶山羊乳腺和其他组织发育调控机理解析等提供了重要启示和理论依据。”

论文共同第一作者、实验的主要完成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科学院副教授赫秋亚介绍,研究发现山羊在受伤后40天内可完全填充全层孔,并且在10dpi形成胚瘤样组织,通过对来自再生的物种山羊和兔子组织进行了转录组测序,兔子和山羊激活的基因表达反应(上调和下调)比其他三个物种相对较强,为研究提供了关键实证支持。

该研究利用山羊这一大型哺乳动物模型探究损伤修复,表明即使处于进化分支较远的胎盘动物,其再生功能仍可能受保守的调控机制支配。这一发现不仅拓展了哺乳动物再生研究的模型体系,也为人类再生医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研究标志着我国在哺乳动物再生机制研究中取得关键性进展,未来或为烧伤修复、器官移植等医学难题带来革命性解决方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